欢迎访问中药360
当前位置:首页 >> 功效与作用 >> 三分三的功效作用 三分三治胃痛风湿痛

三分三的功效作用 三分三治胃痛风湿痛

来源:中药360 时间:2021-08-28 15:27 编辑:liuhaiqiu 手机版访问
导读:《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记载:“三分三,用作制造阿托品的原料。”“当地使用,认为剂量不可超过三分三厘,否则可能中毒,故名。...

   三分三,别名:三分七、野箊,拉丁学名:Anisodus acutangulus C. Y. Wu et C. Chen, ex C. Chen et C. L. Chen.多年生草本,全株是没有毛的;主根粗大,根皮黄褐色,叶片纸质或近膜质,卵形或椭圆形,花萼漏斗状钟形,花冠漏斗状钟形,淡黄绿色,花后花萼伸长。蒴果近球状,花结果期间6-11月。三分三根入药,用于骨折,跌打损伤,风湿骨痛、肠胃疼痛,内服或泡酒外擦。有大毒,内服慎用,生药最大剂量不得超过三分三钱,否则易引起中毒,故有三分三之称。该种根、茎、叶均含莨菪烷类生物碱,根主要含莨菪碱、山莨菪碱、樟柳碱、有的测定还含红古豆碱。是提取这些生物碱的重要资源植物。

  中文学名三分三拉丁学名AnisodusacutangulusC. Y. Wu et C. Chen, ex C. Chen et C. L. Chen别称大搜山虎、山野烟、野烟、山茄子、野旱烟二名法Anisodus acutangulus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亚纲合瓣花亚纲目管状花目科茄科族茄族属山莨菪属种三分三分布区域云南、西藏

  三分三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1-1.5米,全株是没有毛的;主根粗大,有少数肥大的侧根,根皮黄褐色,断面浅黄色。叶片纸质或近膜质,卵形或椭圆形,长8-15厘米,宽3-6厘米,中药材植株生长于下部者更大更长,顶端渐尖,基部楔形,微下延,全缘或呈微波状;叶柄长5-10(15)毫米。花梗长1-3厘米;花萼漏斗状钟形,长34厘米,萼齿45,狭三角形,不整齐,其中有2(3)枚极长且较大;花冠漏斗状钟形,淡黄绿色,初时仅檐部露出萼筒,以后伸出花萼约1倍,长2.5-3(4)厘米,裂片半圆形,顶端圆形,基部近耳形,边缘常具不规则的细齿,花冠筒里面被柔毛,近基部具5对紫斑;花后花萼伸长。蒴果近球状,果萼长为果的1倍左右,长3.5-4.5厘米,紧包果,脉隆起;果梗长57厘米,下弯。开花期间6月至7月,结果期间10-11月。

  三分三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2750-3000米的山坡、田埂上或林中路旁。

  三分三分布范围

  产自云南(西北部)。

  三分三属下变种

  三分七(云南)(变种)三分三(云南);野箊(四川)

  该变种与前者的主要区别是,叶缘具12 (3)对粗齿,花萼外面有时被疏柔毛,通常仅花冠檐部露出萼外,花冠裂片带浅紫色,花梗长约2厘米,果时达5厘米。开花期间6月至7月,结果期间9月以后。

  产云南(西北部)、四川(西南部);中药材植株生长于海拔2890-3-100米的林缘灌木草丛中、荒地或田边石堆中。用途与三分三同,据说药效略差,本味药材用量需略增,故有三分七之称。

  该变种除与前者相近外,又与丽山莨菪A. luridus Link et Otto var. fischerianus(Pascher) C. Y. Wu et C. Chen et C. Chen et C. L. Chen, 很接近,但除萼外,全株是没有毛的,萼上脉不弯曲,可以区别。

  三分三人工种植技术

  三分三繁殖方法

  用种子繁殖,直播或育苗移栽法。春季选用上年采收的种子,形沟条播,沟距15-20厘米,沟内先施腐殖质土加少量饼肥,作底肥,用经充分腐熟的堆肥工厩肥亦可。播后覆土2厘米,盖薄层草,浇水,经常保持土壤湿润。待子叶出土后逐渐揭去盖草,另用竹竿拾起高20厘米的棚架,上盖草或篾笆,了止曝晒。约2星期左右出苗。每1h㎡用种量300g,可育苗30000-3700株。苗高5-8厘米,时移栽,行株距50厘米×40厘米。

  三分三田间管理

  生长期注意松土和锄草。在丽江地区,根据红壤贫瘠的特点,主要以施有机肥为主,用粪水充分沤熟的油饼粕,以1份肥兑6份清水施于根部,于定植后20-25d后追施,第2次追肥是在8月中旬,可施复合颗粒肥,每1h㎡150-225kg。2-3年生植株,第1次追肥在5月中旬,第2次在7月。入冬前应注意培土防寒防冻,培土厚10厘米左右。

  三分三病虫防治

  病害有霜霉病,6-9月发生,为害叶部。发病初期用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40%霜疫灵300倍液喷洒,10-14d1次,连续2-3次,同时雨后注意排水;虫家有八字地老虎、小地老虎、金龟子、金针虫等地下害虫为害。防治方法主要采用人工捕杀、毒饵诱杀法。

  三分三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根入药,用于骨折,跌打损伤,风湿骨痛、肠胃疼痛,内服或泡酒外擦。有大毒,内服慎用,生药最大剂量不得超过三分三钱,否则易引起中毒,故有三分三之称。本种根、茎、叶均含莨菪烷类生物碱,根主要含莨菪碱、山莨菪碱、樟柳碱、有的测定还含红古豆碱。是提取这些生物碱的重要资源植物。

  人工种植3-5年收获。根挖出后,洗去泥沙,表皮晾干后趁天晴迅速切片,片厚1-2厘米,置于阳光下曝晒,或晒至3-4成干后烘烤。但切忌新鲜切片直接烘烤,以防表面变黑影响质量。茎、叶、种子于秋季采收后,阴干或晒干。

  性味归经:《云南中草药》记载:“苦涩麻,温,剧毒。”入脾、胃、肾三经。

  功效主治

  麻醉镇痛。治胃痛、骨折、风湿痛、跌打损伤。祛风除湿。用于骨折,跌打损伤,关节疼痛,胃痛以及胆、肾、肠绞痛。

  一、《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记载:作镇痛、镇静药。

  二、《云南中草药》记载:麻醉止痛,除湿祛瘀。

  用法本味药材用量

  内服:本味药材用量1-3分,水煎服,或研粉温开水送服;也可撒于膏药上贴患处或配伍其它药应用。骨折整复麻醉止痛,每用根或叶研粉,3-5分,酒调外敷患处,3-5分钟后可进行骨折整复。

  用药忌宜

  心脏病、心脏衰弱者忌服。有大毒。内服一次极量不可超过三分三厘,故名三分三。青光眼患者忌用。服药期间忌食生、冷、豆类、及牛、羊肉。中毒症状及解救方法可参考曼陀罗的中毒及解救方法。

  实用附方

  一、治胃痛,风湿痛,跌打损伤:三分三根或叶三分,水煎服。《云南中草药》

  二、整复麻醉止痛:用三分三根、叶研末,酒调外敷患处,3-6分钟后,即可进行骨折整复。《云南中草药》

  三分三药材鉴别

  性状鉴别:根呈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的块片,直径2-1-2厘米,厚0.5-2厘米。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有极多纵皱纹。切面灰白色至灰黄色,平整的横切面可见数层同心性环纹及放射状排列的导管束。质坚而脆,折断时有粉尘,断面颗粒状。气微,味微苦麻。

  显微鉴别:根横切面:木栓层较厚。韧皮部狭窄。木质部占大部分,导管2-8成群,放射状排列,有木间韧皮部。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砂晶。

  理化鉴别:取本味中药材粉末1g,置带寒锥形瓶中,用氨水湿润,15min后加氯信20米L,冷浸过夜,滤过。取滤液5mL放入蒸发皿中,置沸水浴上蒸干,加入发烟硝酸数滴,蒸干后残潭呈共同色,加无水乙醇1-2滴及氢氧化钾1小粒,即显紫堇色。(检查托品类生物碱—)。

  生药材鉴定:干燥根多切成片状,灰白色,圆形或卵圆形,直径7-1-2厘米,厚约5毫米,有显著的年轮和放射状的维管束。易折碎,折碎时有粉尘飞出。味苦。以片大而薄者为佳。显微鉴定:根横切面:木栓层较厚,韧皮部狭窄,木质部宽,占根的大部,导管2-8成群,放射状稀疏排列;有木间韧皮部;射线宽7-18细胞。木品有多数砂晶细胞散在。

  同类鉴别:云南丽江地区作三分三应用的原植物三分三、喜马拉雅东莨菪外还有以下数种:赛莨菪别名: 七厘散(云南)茄科。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是没有毛的。根粗状。叶互生,叶柄长1-2厘米; 叶片卵状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6-20厘米,宽3-1-2厘米,全缘或微波状。花单中药材植株生长于叶腋,浅黄绿色,俯垂,花梗长3-5厘米; 花萼肿状,长约2厘米,有不规则5浅裂,花后增大成近球形而包围果实,纵脉不明显; 花冠肿状,长约4.5厘米,有5裂齿,开花时外反,里面近基部有暗紫斑; 雄蕊5,着中药材植株生长于花冠基部,长约花冠之半; 雌蕊较雄蕊略长; 花盘盘状。蒴果近球形,盖裂,缩存萼紧包果实,纵脉粗壮而明显。开花期间5-6月,结果期间10-11月。中药材植株生长于海拔3000-3600米的山坡草丛或林下。分布于云南西北部德钦、中甸、维西,四川木里等地。与赛莨菪形态相似的齿叶赛莨菪(Scopolia carniolicoides var. dentata C. Y.Wu et C. Chen)亦作三分三药用,生长地区基本相同,形态上主要区别是,齿叶赛莨菪的叶缘具1-2个粗齿,花冠檐部背面有暗紫色条纹。丽江山莨菪别名: 三分三(云南)。Aniscdus luridus Link et Otto var.fischerianus (Pasch)C.Y. Wu et C.Chen(Anisodus fischerianus Pasch.)──茄科 Solanaceae。本种与三分三主要区别在于植物体被毛,花萼和花梗密被淡褐色毛; 茎上部叶缘具1-2对不等的三角状粗齿。开花期间6月。中药材植株生长于海拔2800-3-100米的山坡或灌木林中。分布于云南西北部、西藏等省区。

  三分三医药研究

  三分三化学成份

  三分三的茎含总生物碱0.72%,其中山莨菪碱(anisodamine)0.38%,莨菪碱(scopolamine)0.22%和莨菪碱(hyoscyamine)0.12%。叶含总生物碱0.72%,其中莨菪碱0.27%,东莨菪碱0.24%,山莨菪碱0.215;果实含总生物碱1.15%,其中莨菪碱为0.96%,东莨菪碱为0.19%;以及微量托品碱(tropine)。种子含总碱1.0-6%,其中莨菪碱为0.88%,东莨菪碱为0.17%以及微量托品碱。

  三分三的根含生物碱1%以上,绝大部分是天仙子胺(即莨菪碱)及天仙子碱(即东莨菪碱)、红古豆碱等多种生物碱。

  三分三药理作用

  根含莨菪碱及红古豆碱等多种生物碱,前者的作用与阿托品相似。三分三流浸膏有使瞳孔扩大、唾液分泌减少、解除平滑肌痉挛等作用,无中枢镇静作用。红古豆碱没有生理活性,过去一直未加以利用,最近制成红古豆苦杏仁酸酯(即70-1),亦有三分三流浸膏样作用,狗或猫肌肉注射10米g/公斤呈降压作用,家兔经注射后耳血管明显扩张。现已试用于临床,成人每次肌肉注射50米g。

  三分三毒理毒性

  毒性70-1的小鼠半数致死量(mg、kg):静脉注射为62,腹腔注射为300-400,灌胃约为3000。家兔皮下注射830米g/kg,可出现昏迷、站立不稳、瞳孔散大等中毒现象。剂量增加至1400米g/kg,10分钟内可致死,死时呼吸先于心跳停止。猫皮下注射300米g/kg可出现中毒,500米g/kg可致死。麻醉狗肌肉注射30米g/kg,心电图无变化。

  出自《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

  一、《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记载:“三分三,用作制造阿托品的原料。”“当地使用,认为剂量不可超过三分三厘,否则可能中毒,故名。

  二、 《云南经济植物》服药过量后发生口干舌燥、面颊潮红、心跳加快、瞳孔散大、昏迷等中毒症状,严重者可致死亡,中毒后须早期洗胃,灌服黄土澄清液或冷稀粥,同时注射毛果芸香碱、输液及其它对症治疗。”

热点排行

好文阅读

快速导航Navig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