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药360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蒲黄

蒲黄

【图片】蒲黄的功效与作用|蒲黄的附方【蒲黄】专题蒲黄为您推荐蒲黄是什么|蒲黄的功效与作用|蒲黄的附方|蒲黄的临床应|蒲黄的药理作用|蒲黄图片等,蒲黄具有的止血,化瘀,通淋的功效,主要用于吐血,衄血,咯血,崩漏,外伤出血,经闭痛经,脘腹刺痛,跌仆肿痛,札淋涩痛等症状!

蒲黄是什么

【别名】蒲厘花粉、蒲花、蒲棒花粉、蒲草黄

【药用部位】为香蒲科植物狭叶香蒲、宽叶香蒲、东方香蒲和长苞香的花粉

【药材类别】:花类

【性味】:

甘辛,凉。

①《本经》:味甘,平。

②《本草正》:味微甘,性微寒。

③《本草汇言》:性凉,炒味涩。

④《要药分剂》:味甘辛,性平,无毒。

【归经】:

入肝、心经。

①《纲目》:手、足厥阴血分。

②《本草经疏》:入手少阴、太阳、太阴,足阳明、厥阴。

③《药品化义》:入脾经。

【入药部分】:

为香蒲科植物长苞香蒲、狭叶香蒲、宽叶香蒲或其同属多种植物的花粉。。

【产地和分布】:

1.狭叶香蒲:生于浅水。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东及河南、湖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2.宽叶香蒲:生于河流两岸、池沼等地水边,以及沙漠地区浅水滩中。分市于东北、华北、西南及陕西、新疆、河南等地。

3.东方香蒲:生干水旁或沼泽中。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及陕西、湖南、广东、贵州、云南等地。

4.长苞香蒲:生于池沼、水边。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及陕西、甘肃、新疆、四川等地。

【形态特征】:

1.狭叶香蒲:多年生草本,高1.5-3m。根茎匍匐,须根多。叶狭线形,宽5-8mm,稀达10mm。花小,单性,雌雄同株;穗状花序长圆柱形,褐色;雌雄花序离生,雄花序在上部,长20-30cm,雌花序在下部,长9-28cm,具叶状苞片,早落;雄花具雄蓝2-3,基生毛较花药长,充端单一或2-3分又,花粉粒单生;雌花具小苞片,匙形,较柱头短,茸毛早落,约与小苞片等长,柱头线形或线状年圆形。果穗直径10-15mm,坚果细小,无槽,不开裂,外果皮下分离。花期6-7月,果期7-8月。

2.宽叶香蒲:与决叶香蒲区别在于:叶阔线形,长约1m,宽10-15mm,光瑞长关,基部鞘状,抱茎。穗状花序圆柱形,雌雄花序紧相连接,雄花序在上千8-15cm,雌花序长约10cm,直径约2cm,具2-3片叶状苞片,早落;雄花具雄蕊3-4,花粉粒为4合体;雌花基都无小苞片,具多数基牛的白色长毛。果穗粗,坚果细小,常干水中斤裂,外果皮分离。

3.东方香蒲:与前两种不同点在于:叶条形,宽5-10mm,基部鞘状抱茎。德状化序圆柱状,雄花序与雌花序彼此连接;雄花序在上,长3-5cm,雄花有雄蕊2-4,花粉粒单中;雌花序在下,长6-15cm,雌花无小苞片,有多数基生的白色长毛,毛与柱头近等长,柱头匙形,不育雌蕊棍棒状。小坚果有一纵沟。

4.长苞香蒲:与以上种类区别在于:叶条形,宽6-15mm,基部鞘状,抱茎。德状花序圆柱状,粗壮,雌雄花序共长达50cm,雌花序和雄花序分离;雄花序在上,长20-30cm,雄花具雄蕊3,毛长于花药,花粉料单生;雌花序在下,比雄花序为短,雌花的小苞片与柱头近等长,柱头条状长圆形,小苞片及柱头均比毛长。小坚果无沟。

蒲黄的功效与作用

止血,化瘀,通淋。用于吐血,衄血,咯血,崩漏,外伤出血,经闭痛经,脘腹刺痛,跌仆肿痛,札淋涩痛。

1.《本草汇言》:蒲黄,性凉而利冶g洁膀肮之原,清小肠之气,故小便不通,前人所必用也。至于治血之方,血之上者可清,血之下者可利,血之滞者可行,血之行者可止。凡生用则性凉,行血而兼消;炒用则味涩,调血而且止也。

2.《药品化义》:蒲黄,若谣失血久者,炒用之以助补脾之药,摄血归源,使不妄行。又取体轻行滞,昧甘和血,上治吐舰喀血,下治肠红崩漏。但为收功之药,在失血之韧,用之无益。若生用亦能凉血消肿。

3.《本经逢原》:蒲黄,主心腹膀脱寒热, 良由血结其处,营卫不和故也。与五灵脂同用,胃气虚者,入口必吐,下咽则利。舌根胀痛,亦有属虚火旺者,误用前法(指同干姜未干掺),转伤津液,每致燥湿愈甚,不可不审。

4.《本草正义》:蒲黄,专人血分, 以治香之气,兼行气分,故能导瘀结而治气血凝滞之病。东壁李氏员谓其凉血、活血,亦以水产之品,故以为凉。颐谓蒲本清香,亦有宰味,以《本经》葛蒲辛温例之,必不可以为寒凉。蒲黄又为蒲之精华所聚,既能逐痰,则辛散之力可知。况心腹结滞之痛,新产瘀露之凝,失笑一投,捷于影响,虽曰灵脂导浊,是其专职,然蒲黄果是寒凉,必非新产有痰可用。若舌疮口疮,皮肤湿痒诸病,敷以生蒲黄细粉可愈,则以细腻粘凝, 自有生肌之力,非仅取其清凉也。

5.《本经》:主心腹膀脱寒热,利小便,止血,消瘀血。

6.《药性论》:通经脉,止女子崩中不佳, 主痢血,止尿血,利水道。

7.《日华子本草》:治(颠倒)扑血闷,排脓,疮疗,妇人带下,月经不匀,血气心腹痛,妊孕人下血坠胎,血运血耀,儿枕急痛,小便不通,肠风泻血,游风肿毒,鼻洪吐血,下乳,止泄精,血痢。被血消肿生使,补血止血炒用。

8.《纲目》:凉血,活血,止心腹诸痛。

9.《本草经疏》:治癌结,五劳七伤,停积瘀血,胸前痛即发吐颐。

10.《现代实用中药》:外用于创伤,湿疹。

11.《南宁市药物志》:外用治瘰疠。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0g,须包煎;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散瘀止痛多生用,止血每炒用,血瘀出血;生熟各半。

蒲黄的附方

治创伤止血:水蜡烛整枝末飞散的花,投入小便缸内浸一星期,取出晒干候用。用时取花一撮,罨包伤口,过四、五天即自行结痴。(《福建民间草药》)

①治妇人月候过多,血伤漏下不止: 蒲黄三两(微炒),龙骨二两半,艾叶一两。上三味,捣罗为末,炼蜜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九,煎米饮下,艾汤下亦得,日再。(《圣济总录》蒲黄丸)

②治产后血不下: 蒲黄三两。水三升,煎取一升,顿服。《梅师集验方》

③治产后恶露不快,血上抢心,烦闷满急,昏迷不省,或狂言妄语,气喘欲绝: 干荷叶(炙)牡丹皮延胡索、生干地黄、甘草(炙)各三分,蒲黄(生)二两。上为粗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入蜜少许,同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局方》蒲黄散)

④治产后心腹痛欲死: 蒲黄(炒香)、五灵脂(酒研, 淘去砂土)各等分。为末,先用萨醋,调二钱,熬成督,入水一盏,煎-巳分,食前热服。 (《局方》失笑散)

⑤催生: 蒲黄、地龙(洗去士,于新瓦上焙令微黄)、陈糯皮等分。各为末p9口经日不产,各抄一钱巴,新汲水调服。(《证类本草》)

⑥治坠伤扑损,疯血在内,烦闷者: 蒲黄末,空心温酒服三钱。 (《塞上方》)⑦治吐血、唾血: 蒲黄一两。捣为散,每服三钱,温酒或冷水调。(《简要济众方》)

⑧治肺热舰血: 蒲黄、青嚣各一钱。新汲水服之。或去青摸,入油发灰等分,生地黄中顺下。(《简便单方》)

⑨治鼻施经久不止: 蒲黄二、三两,石榴花一两(末)。上药,和研为散,每服以新汲水调下一钱。 (《圣惠方》)

⑩治膀就热入、便血不止: 蒲黄(微炒)二两,郁金(挫)三两。上二味,捣罗为散,每服一钱巴,粟米饮调下,空心晚食前服。 (《圣济总录》蒲黄散)

(11)治卒下血: 甘草、干姜、蒲黄各一分。三物下筛,酒服方寸巴,日三。(《僧深集方》蒲黄散)(12)治舌胀满口,不能出声: 蒲黄频掺。 (《本事方》)

(13)治小儿重舌,口中生疮,涎出: 蒲黄一分,露蜂房一分(微炙),白鱼一钱。上药,都研令匀。用少许酒调,敷重舌、口中疮上,日三用之。 (《圣惠方》蒲黄散)

(14)治醇耳出脓: 蒲黄末,掺之。 (《圣惠方》)

(15)治环中出血: 蒲黄、炒黑研末,掺人。 (《简便单方》)

(16)治脱肛:蒲黄二两。以猪脂和数肛上,纳之, (《干金方》)

(17)治阴蚀: 蒲黄二两,桐皮二两,甘草二两。凡三物,捣筛,粉创上。 (《令李方》蒲黄散)

(18)治丈夫阴下湿痒: 蒲黄末激之。 (《千金方》)

蒲黄的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于产褥期,于产后开始口服生蒲黄末,每日3次,每次3g,连续3天,以观察其对子宫的收缩作用。据31例产妇的服药结果,产后3日宫底平均下降4.71cm,而对照组(未服药)30例平均下降3.64cm; 同时服用生蒲黄后产妇的恶露亦渐减少。认为所谓法瘀作用,其本质似在于收缩子宫;并认为蒲黄除能收缩子宫外, 还有止血作用。此外,作者还根据蒲黄的作用及临床观察结果,对蒲黄生用活血行血,炒黑止血及阴虚、无瘀忌用的说法提出了不同意见。认为蒲黄无炒黑的必要,主张一律生用力陆床应用除孕妇外,一般无所禁忌。

蒲黄的副作用

1.孕妇慎服。

2.《本草衍义》:不可多食,令人自利,不益极虚人。

3.《品汇精要》:妊娠不可生用。

4.《本草经疏》:一切劳伤发热,阴虚内热,无瘀血者禁用。

蒲黄图谱大全

快速导航Navig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