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药360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广东王不留行

广东王不留行

【图片】广东王不留行 广东王不留行功效与作用 广东王不留行用法用量广东王不留行别名薜荔果、馒头果、凉粉果、留行壳,为桑科榕属植物薜荔.的花序托,常攀附于残墙破壁上、老树树干上或岩石上。分布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地。有活血通经、下乳、消肿功效。属活血化瘀药下分类的活血调经药。

广东王不留行植物形态和药材性状

【中药名】广东王不留行 guangdongwangbuliuxing

【别名】薜荔果、馒头果、凉粉果、留行壳。

【英文名】Receptaculum Fici Pumilae。

【来源】桑科榕属植物薜荔Ficus pumila Linn.的花序托。

【植物形态】多年生木质攀援藤本。长数米至10多米,枝、叶均含白色乳汁;枝叶二型;营养枝以气根贴附在墙上或树干上,着生小型叶,叶互生,纸质或薄革质,心状卵形,基部偏斜;果枝较粗壮,通常无气根,着生的叶大而厚革质,卵状椭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顶端短尖或钝,基部微心形,全缘,上面无毛,下面被短柔毛,基出脉3条,中脉每边有3~5条侧脉,上面凹,下而凸。网脉在下面呈蜂巢状,叶柄粗壮,托叶线状披针形,被丝质毛。夏初于游离枝上的叶腋中生出隐头花序。隐头花序托梨形、倒卵形或圆球形,顶部截平,中央有脐状凸起并穿孔,向下渐收缩联结于粗大、长0.5~1厘米的花序梗上,成熟时带紫色。瘦果细小,棕褐色,果皮薄膜质,表面富黏液。花期5~6月,隐花果成熟期10月。

【产地分布】常攀附于残墙破壁上、老树树干上或岩石上。分布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地。

【采收加工】秋季采收。摘取近成熟的隐头花序托,纵剖2瓣或4瓣,除去瘦果,晒干。

【药材性状】倒卵状圆锥形或长椭圆形,多已纵切成2瓣或4瓣。纵切2瓣的呈瓢状,4瓣的呈浅槽状。外表面黄绿色或灰黄色,有皱缩纹,内表面红棕色或黄棕色,间有残留的小瘦果。质脆,易折断,断面整齐。气微,味微涩。

广东王不留行的功效与作用

【性味归经】性平,味甘、微涩。归胃经、肝经、大肠经。

【功效与作用】活血通经、下乳、消肿。属活血化瘀药下分类的活血调经药。

【主要成分】含中肌醇、芦丁、β-谷甾醇、蒲公英甾醇醋酸酯、β-香树脂醇醋酸酯。瘦果含凝胶质(多糖)等。其果水浸磨汁,呈凝胶状物(白凉粉),作为夏令解暑的清凉食品。

【临床应用】

1.王不留行散(《太平圣惠方》)治石淋及血淋,下砂石兼碎血片,小腹结痛闷绝:王不留行30g,甘遂(煨令微黄)1g,石韦(去毛)30g,冬葵子45g,木通75g,车前子60g,滑石蒲黄各30g,赤芍药、当归(微炒)各45g,桂心30g。上捣筛为散,每服9g,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渣,不计时候,温服,以利为度。方中王不留行活血通经,利尿,为君药。

2.王不留行散(《奇效良方》)治虚劳小肠热,小便淋沥,经中痛:王不留行、生地黄、滑石各30g,子芩15g,榆白皮、赤芍药、当归、木通各1g。上为细末,每服6g,食前用米饮调下。方中王不留行活血通经,清热,利尿,为君药。

3.王不留行汤(《医部全录-面门》)治头面久疮,去虫止痛:王不留行、东引茱萸根皮、桃东南枝各15g,蛇床子、牡荆子、苦竹叶、蒺藜子各10g,大麻仁6g。上8味,以水2斗半煮取1斗,洗疮,日再,并疗痈疽,月蚀,疮烂。方中王不留行活血通经,止痛,杀虫,为君药。

【用法用量】 用量9~15克(鲜品用量100~150克,煎服,捣汁、浸酒或研末。外用:捣汁涂或煎水熏洗。用治瘀滞经闭,乳汁不通。

【使用禁忌】孕妇、血虚无瘀滞者均禁服。

广东王不留行配伍药方

【配伍药方】

①治尿血、小便不利、尿道刺痛:薜荔果一两,甘草一钱,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药》)

②乳汁不下:薜荔果2个,猪前蹄1只,同煮食并饮汁。(《偏方》)

③治疮疖痈肿:薛荔一两,煎服;另用鲜叶捣烂敷患处。(《上海常用中草药》)

广东王不留行图谱大全

快速导航Navig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