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药360
当前位置:首页 >> 功效与作用 >> 杯苋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解毒 活血散瘀

杯苋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解毒 活血散瘀

来源:中药360 时间:2016-12-07 09:01 编辑:admin 手机版访问
导读:杯苋是一味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散瘀的功效,主治痈疮肿毒;毒蛇咬伤;跌打瘀肿等症状!...

  【名称】杯苋

  【拼音】beixian

  【别名】蛇见怕、镜面草、蛇惊慌、细叶蛇总管、拔子弹草、小马鞭草、细样倒扣草

  【科属】为苋科植物杯苋的地上部分。

  【产地】分布于华南及台湾、云南等地。

  【性味归经】苦,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散瘀。主痈疮肿毒;毒蛇咬伤;跌打瘀肿

  1.《广西本草选编》:“散瘀消肿。治跌打瘀肿,疮痔肿毒。”

  2.《全国中草药汇编》:“消积除痰,消肿止痛。治小儿疳积,肺结核,蛇咬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0~6Og。外用:适量,捣敷。

  【采收储藏】

  夏季植株生长盛期采收,除去泥土,鲜用或晒干用。

  【化学成份】

  全草中含蜕皮甾酮。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30-50cm。根细长。茎上升或直立,钝四棱形,具分枝,有灰色长柔毛,节部带红色,加租,基部数节生不定根。叶对生;叶柄长1-7mm,有长柔毛;叶片菱状倒卵形或菱状长圆形,长1.5-6cm,宽6-30mm,先端圆钝,微凸,中部以下骤然变细,基部圆形,上面绿色,幼时带红色,下面苍白色,两面有长柔毛,具缘毛。总状花序由多数花丛而成,顶生和最上部叶腋生,直立,长4-35cm;总梗延伸,不分枝,密生灰色柔毛;花丛具长约1mm的花梗,在花序下部的花丛间距离较远,愈向上距离愈近,初直立,后开展,最后反折,下部花丛由2-3朵两性花及数朵不育花而成,愈向花序上部,花丛内的不育花数目愈减少,最上部花丛仅有1朵两性花,而无不育花,果实成熟时,整个花丛脱落;苞片长1-2mm,先端长渐尖,授粉后反折;两性花白花被片卵状长圆形,长2-3mm,淡绿色,先端渐尖,具凸尖外面有白色长柔毛,内面无毛,具3-5脉;雄蕊花丝长3-4mm,基部连合部分仅长1mm;退化雄蕊长方形,长0.5mm,先端截形,具2浅裂或凹缺。胞果球形,直径约0.5mm,无毛,带绿色;不育花的花被片及苞片黄色,长约1.5mm,花后稍延长,先端钩状,基部有长柔毛。种子卵状长圆形,极小,褐色,光亮。花、果期6-11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坡灌丛或小河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南及台湾、云南等地。

  【性状】

  性状鉴别:茎长短不等,常有4棱,有少量分枝;表面有柔毛。单叶对生,具柄或近无柄;完整叶片椭圆形或菱状矩圆形,长1.5-5cm,先端钝或短尖,常从中部以下渐窄,全缘,两面有柔毛。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总梗及小花梗纤细;小花淡绿色,干后枯绿色。

  【各家论述】

  1、《海南植物志》:治痢疾,止咳。

  2、《海南岛常用中草药手册》:消肿,止痛,拔弹,除诸毒。治各种蛇咬伤,肝脾肿大,子弹入肉。

热点排行

好文阅读

快速导航Navig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