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药360
当前位置:首页 >> 中药大全 >> 化橘红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化橘红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化橘红价格 化橘红用法用量及炮制

来源:中药360 时间:2016-10-28 09:53 编辑:admin 手机版访问
导读:化橘红是一味中药材,具有燥湿化痰,理气消食的功效,化橘红的食用方法有哪些?化橘红泡水喝的功效有哪些?橘红与化橘红的区别是什么!...

  简介

  本品气味与橘红相似,入药以化州产者为上,故名化橘红。《纲目拾遗》引《百草镜》云:“广东高州府化州出陈皮,去白者名橘红。”

  药材基源:

  为芸香科植物化州柚及柚的未成熟或近成熟果实的外果皮。

  植物形态

  1.化州柚Citrus grandis(L.)Osbeck var.tomentosa Hort.又名化州仙橘(《岭南杂记》)。

  常绿乔木,高约5-10m。小枝压扁状,密被毛,并有微小针刺。单身复叶互生,阔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长7-16.5cm,宽4.5-8cm,边缘浅波状,背面主脉有毛;叶柄的翼倒心形。花单生或为总状花序,生于叶腋,极香,白色;花萼杯状,4-5浅裂;花瓣长圆形,肥厚;雄蕊多数,雌蕊1,子房长圆形。柑果极大,梨形、扁圆形或倒卵形,直径10-15cm,幼果密被短绒毛,熟时渐脱落,柠檬黄色。花期4-5月,果期10-11月。栽培于广东化州、廉州、遂溪、徐闻、广西南宁及博白等地。

  2.柚Citrus grandis(L.)Osbeck[C.maxima(Burm.)Merr.]常绿乔木,高5-10m。小枝扁,幼枝及新叶被短柔毛,偶有细瘦软棘刺。单身复叶互生,长椭圆形或阔卵形,长6.5-16.5cm,宽4.5-8cm,先端钝圆或微凹,基部圆钝,边缘浅波状或有圆锯齿,上面暗绿色,下面有稀疏毛,有半透明油腺点;叶柄有阔翼,倒心形。花常单生或簇生叶腋;花萼杯状,4-5浅裂;花瓣4-5,白色,长圆形,肥厚;雄蕊25-45,花丝下部连合成4-10组;雌蕊1,子房长圆形,柱头扁头形。柑果梨形、倒卵形或扁圆形,直径10-15cm,柠檬黄色。种子扁圆形或扁楔形,白色或带黄色。花期4-5月,果期9-11月。栽培于丘陵或低山地带。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采集

  7-10月摘取未成熟或近成熟果实,沸水烫过后,将果皮剖成5-7瓣,采取外层果皮,除去白色中果皮,焙干或晒干,再用水稍润湿对折,用木板压平,再焙干。

  中药化橘红的药材

  化橘红Exocarpium Citri Grandis化州柚果实的外层果皮习称“毛橘红”,柚的习称“光橘红”。

  1.毛橘红果皮呈对折的七角(七爪红)、六角(六爪红)或展平的五角星状(大五爪),也有单片者,呈柳叶形(尖化红),完整者展平后直径15-28cm,厚0.2-0.5cm。外表面黄绿色,密生茸毛,有皱纹及小油点。内表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有脉络纹。质脆、易折断,断面不整齐,外缘有1列不整齐的下凹油室,内侧稍柔而有弹性。气香,味苦、微辛。

  2.光橘红外表面黄绿色至黄棕色,无毛。均以片薄均匀,气味浓者为佳。

  化橘红的价格

  化橘红之所以受到大家的追捧,源于它强悍的功效与作用。那么,化橘红目前的价格是多少呢?下面,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不同品牌的化橘红的价格吧!李橘园牌金装精品化橘红切片(120g)售价在160元左右,金绒毛正宗化橘红片(40g)售价大概在120元左右,辅康堂正毛化橘红切片(80g)售价大概在58元。从它们的价格来看,不同品牌的化橘红片价格差还是有点大的。

  我们可以在药店购买到化橘红,由于现在网络科技的发达,足不出户我们也可以从网上购买到化橘红。但是,建议大家在正规厂家购买,以免买到假货。

  中药化橘红的化学成分

  柚的外层果皮含挥发油,如柠檬醛(citral),栊牛儿醇(geraniol),芳樟醇(linalool),柠檬烯(limonene),α-蒎烯(α-pinene),荜澄茄烯(cadinene),二戊烯(dipentene)等。又含黄酮类,如柚皮苷(naringin),新橙皮苷(neohesperidin),枳属苷(poncirin),福橘素(tangeretin),川陈皮素(nobiletin)等。还含水苏碱(stachydrine),伞形花内酯(umbel-liferone),橙皮柚内酯(aurapten)及蛋白质,脂肪,糖类,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C,无机元素钙、磷、铁等。

  炮制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抢水洗净或喷水润软,切丝或块,低温干燥。

  贮干燥容器内,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0g;或入丸、散。

  中药化橘红的功效与作用

  燥湿化痰,理气消食。主治咳喘痰多,胸膈痞闷,食积呕吐,嗳气呃逆,脘腹胀痛。

  1.《本经逢原》:"下气消痰。"

  2.《药性考》:"性烈燥湿,化痰止咳,利膈宽胸,能散聩气。"

  3.《纲目拾遗》:"治痰症,消油腻谷食积,醒酒,宽中,解蟹毒。"

  4.《本草用法研究》:"能祛风寒,化痰湿,止咳嗽。"

  5.南药《中草药学》:"主治风寒咳嗽多痰,胸膈胀闷,食积呕吐,噫气。"

  文献综录

  《本草从新》:“化州陈皮,消痰至灵,然消伐太峻,不宜轻用。”

热点排行

好文阅读

快速导航Navigation